Quantcast
Channel: 陳凱文 –陳凱文研究室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9

「禮賢」和「下士」

$
0
0

 


近日,有意參加立法會補選的范國威,在網上刊登招募義工的廣告。廣告中,他用了「禮賢下士」這個成語,友人問我是否有問題,遂撰此文。


愚見認為,范國威或其網頁管理團隊,似乎並不知道「禮賢下士」的真正意思。其實,「禮賢下士」是由「禮賢」和「下士」兩個詞語合組而成,所謂「禮賢」者,禮遇賢者的縮略詞,在嵇康的《管蔡論》中,便有「非以情親而相私也。乃所以崇德禮賢」一說。

至於「下士」的「下」,則蘊含紆尊降貴之意。古代的中國社會等級分明,平民百姓在王公貴冑眼裡,只不過是「低端人口」。王公貴冑為了結交賢士,甘願不顧身份紆尊降貴結交,便是「下士」,如《史記。魏公子列傳》便稱讚信陵君:「公子為人仁而下士,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,不敢以其富貴驕士。」

然而,現代社會講求人人平等,范國威又不是什麼王公貴冑,何來「下士」一說?何況,即使范國威真的是什麼王室成員,「禮賢下士」通常是他人稱讚某位王公貴冑知人善用,不計較對方出身寒微與否,一個人決不會用「禮賢下士」自誇,便有點妄自尊大的意味。

是故,范國威若要招募義工,單純用上「禮賢」一詞便可。若是為求字句工整,第二句用了四個字,第一句也要用四個字的寫法,可不用縮略詞的「禮賢」,而用「禮遇賢者」,又或者沿用《管蔡論》的「崇德禮賢」。

若是一定要用四字成語的話,可用「敬賢禮士」,語出自《晉書。列傳第五十六。張軌傳》:「寔字安遜,學尚明察,敬賢愛士,以秀才為郎中」,意思也是尊重和禮待賢能之士,卻沒有自抬身價的意味,比「禮賢下士」合適多了。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9

Trending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