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陳凱文 –陳凱文研究室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9

後政改時代的抗爭之路,如何走下去?

$
0
0

POLIT.PETITION.1800.1406
政改方案將於本周三提交立法會表決,民間人權陣線將會一系列街頭運動,包括在今日發起的遊行,之後會一連三日在立法會外組織滾動式集會。正式表決的6月17日,民陣則會在立法會門外進行直播。有消息顯示,若投票最後階段出現法案可能通過的情況,民陣將發動支持者和青年學生衝入會場,癱瘓投票現場,令投票無限期擱置。

很明顯,這次包圍立法會行動,目的旨在向泛民內的温和派施壓,以防他們臨時轉軚。之不過,即使今次泛民能夠成功否決政改方案,他們的前路將會比以前更難走。可以預料,政改方案被否決後,北京和港府在未來三、五年內都不會再提出政改,而下一次政府拿出的政改方案,如無意外也跟現在這份方案無異。在這形勢下,泛民必須回答其支持者一個問題:究竟他們尚有什麼方法,逼使北京讓步,給予香港真普選?

泛民主派在八九民運後崛起,至今已有二十幾年,回歸後每年舉辦七一遊行,也已經搞了十多年。事實已逐漸證明,這樣的和平示威實效不大,這個政府要漠視民意的話,大家似乎已經無可奈何。本土派近年經常抨擊主流泛民的遊行「行禮如儀」,其實有一定道理。某程度上說,當日戴耀廷提倡和平佔中,隨即獲得泛民中人支持的原因,也是因為大家已經發現,循合法手段舉行的和平示威,實際上無法撼動建制。

當然,若大家有細閱過戴耀廷的著作,會發現他當初提倡和平佔中,未必想其成事,而是想以癱瘓中環來「嚇窒」北京,從而令北京在普選問題上讓步。豈料北京完全不賣帳,拋出「八三一决定」,局勢發展到那個地步,佔中三子也只好硬着頭皮,啟動佔領行動。

可是,這場歷時79日的佔領運動,在政府的拖字訣下落幕。從政治現實的角度來說,這場佔領運動是以失敗告終。有一點我們也必須承認,當日佔領旺角和銅鑼灣,影響到部份市民的日常生活,激起了那些人的反感,其實是一種策略上的失誤。這樣說或許是事後孔明,不過當日的佔領行動若只局限在包圍政總,即使最終也是難逃失敗的命運,但不滿佔領行動的人數,應該會比現在少。

在上次佔領行動失敗告終的情況下,究竟泛民還有什麼招數令北京讓步?相信是不少泛民支持者心中都在疑惑的問題。有人或許會建議發動「二次佔領」,問題是:上次佔領都不能成功,若再發動一次佔領,為什麼又會成功?另外,經歷過上次的失敗,「二次佔領」還能吸引到多少人參與?如果參與人數不多,成功率不是比上次更低不?

覺得「非暴力抗爭」沒成效,或許才是令人感到可怕的地方。當和平示威已被證明沒用,公民抗命當日又以失敗告終之時,便有可能令到泛民內部的激進路線抬頭,甚至有機會萌生暴力抗爭、乃至武裝抗爭的念頭。更令人感到可怕的,是北京或港府中人有否預計到這種思潮上的轉變?他們是不察覺,所以立場上一直企硬?還是他們一直盼望着,甚至有預謀地將泛民中人逼上暴力抗爭之路?若是前者,政府實在需要注意,香港已快要進入臨界點;若是後者,這則是請君入甕之局矣。

(後記:此文出街前,尚未爆出「西貢蠔涌爆炸品案」。昨早看新聞得知一刻,再回看末段所言,忽然頓感不安,冒得一身冷汗也。)

原文連結
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9

Trending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