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埔區議會新富選區,在上周日(19/07/2015)舉行補選,首次空降大埔的工黨秘書長郭永健勝出。這是佔領運動結束後的首次選舉,不少人把它當成今年年尾區選的選情探熱針,對泛民和建制派安排未來的選戰,有着重要的實質意義。
有報道將今次郭永健當選稱為「險勝」和「爆冷」,說是「險勝」沒有錯,但是「爆冷」則不準確。補選的選舉結果顯示,郭永健以1,392票當選,他的對手何萬傑,得1,147票,羅曉楓則獲1,111票,票數差距只有二百多票,確是「險勝」。然而,郭永健的兩位對手均是來自建制派。早在補選舉行之前,坊間已有不少評論指出,兩名建制派鷸蚌相爭,會令郭永健漁人得利。
比較值得注意的是,工黨雖然贏得今次選舉,但是今次如果不是建制派自己「鬼打鬼」對撼,總得票將會多達2千票,比郭永健多八百多票。至於建制派今次出現對撼,情況也是比較特殊。究其原因,是這議席的前任羅舜泉,在被控偽造虛假單據申領區議會經費罪成之後,正在尋求上訴,所以派出其子羅曉楓出選,如上訴得席便可在今年區選再次上陣;可是建制派方面,似乎不看好羅舜泉的上訴,於是另派一人出戰,那便是來自打鐵印村的何萬傑。
換句話說,今次建制派協調失敗純屬偶然。到了今年年底的區議會選舉,建制派再出現「鬼打鬼」機會,可謂微乎其微。除此之外,泛民在今次區會補選的拉票活動,也是群星盡出,多名立法會議員均有到場拉票,如:工黨張超雄和李卓人、公民黨毛孟靜、社民連梁國雄、民主黨胡志偉。如此星光熠熠的拉票團隊,在正式區選選舉中,是不可能在同一選區同時出現的。
可是,在如此強大的陣容壓陣之下,才換得這次險勝,而且總得票也不高於建制派。到了四個月後,羅舜泉的上訴已有結果,建制派回復正常派一人出選,泛民屆時也不再可能是群星拱照,郭永健在這情況下還能當選乎?相信工黨本身也心裡有數。當然有人或者會說,新富選區地理環境相對複雜,既有鄉村區亦有私人屋苑,建制派在鄉事派支持下,總得票比泛民票多,也比較正常。然而,大家若細心查看今次補選結果,便會發現情況是另一回事。
今次新富選區設兩個票站,挪威國際學校票站的投票者以鄉村為主,投票人數也較少,只有705票。對選情產生決定性影響的,主要來自私人屋苑為主的羅定邦中學票站,郭永健有1212票來自該站,但建制派的總票數其實有1743票。平日有研究區議會選舉的人都會知道,建制派的「蛇齋餅粽」戰略,多數在低收入户和老人較多的地區比較湊效,特別是公屋屋邨;在中產和單棟式住宅區,特別是居民教育水平較高的地區,一直都被視作泛民票倉。
因此,泛民雖在今次補選險勝,但這選情卻是一個警號。他們必須重新評估,究竟當日的佔領運動對泛民,是得分還是失分居多?如果泛民連中產這個主要票源都在流失,今年區選選情便是不容樂觀。更令人憂慮的是,今屆區選多了一批「傘後組織」和「傘後青年」出戰,他們未必會跟主要泛民協調。屆時出現對撼分薄選票的,便不再建制派,而是泛民自己矣。
![](http://pixel.wp.com/b.gif?host=jonathanovsky.wordpress.com&blog=27614458&post=752&subd=jonathanovsky&ref=&feed=1)